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职教快讯

教育部到职校开发布会,将出台更多有“含金量”的职教配套政策!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9-05-12点击数:

2019-5-11    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





      今天,教育部把新闻发布会开到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这在教育部发布会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哦!本次发布会主要内容是:聚焦近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聚焦职教带你划重点了!


➤ “双高”建设已进入评审 要建高职院校的“清华北大”。


➤ 率先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作为“双高计划”的重要改革发展任务。


➤ 中央财政建立了奖补机制,通过相关转移支付对各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予以奖补。


➤ 建设1+X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和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系统。


➤ 推动分省签订部省落实职教20条备忘录,完善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 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 打造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实训基地。


➤ 今后职业培训评价组织及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招募将成为常态化、持续性的工作。


下面一起看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内容详情:


主持人:


    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有句古诗,嘉陵天气好,百里见双流,在5月这样的好天气里,我们来到了行千里致广大的山水之城重庆,在这里举行教育部新闻发布会。


    主题是介绍落实今年1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就是我们简称的“职教20条”进展情况,这也是今年以“落实全教会、奋进迎华诞”为主题的第5场“1+1”新闻发布采访活动。昨天我们的记者朋友们采访了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和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大家辛苦了整整一天,但是也收获满满。


    今天我们又来到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这里举行发布和采访活动,把教育部的发布会放到一所职业院校来开,这在教育部发布会的历史上也是特别少见的,也特别希望记者朋友们多走一走,看一看,来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舒立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官成,我们还请了一位企业的代表,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辛忠。下面首先我们请王继平司长介绍近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考虑。


贯彻落实职教20条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考虑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介绍近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展情况和下一步考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王继平:


    各界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前天我们在教育部举行了高职扩招100万主题的新闻发布会,时隔一天,我们又在重庆举行“1+1”的发布会,这个主题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20条”工作进展情况。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来介绍一下“职教20条”,也就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公布以来这段时间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成效,以及下一步我们如何进一步推进的一些考虑。


    职教20条是今年1月24日印发,2月13日正式公布的,到现在有3个月的时间了。今天这个发布会主要是介绍3个月来贯彻落实的进展和下一步工作的考虑。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介绍。


第一,谈进展。进展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总体安排已经全面部署。4月4日,以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名义,在京召开了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专门为会议作出了重要批示,孙春兰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职业教育20条作出了全面部署,有将近10万人在各地分会场参会。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孙春兰副总理的讲话,并就贯彻落实作出了安排。此前,还召开了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孙春兰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有关配套文件,明确了贯彻落实“职教20条”的重点工作。教育部就教育系统贯彻落实“职教20条”和会议讲话精神,也印发了通知,提出了狠抓落实的硬招实招,从全面部署、明确重点到逐项落实,形成了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工作格局。


    第二方面,重大改革次第展开。“职教20条”发布3个月来,在国务院指导下,我们按照成熟一个印发一个的安排,会同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10多个部门,就高职扩招百万、启动双高计划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三教改革”、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已经出台了15个政策性文件和部署性的文件,基本覆盖了“职教20条”涉及的各个政策领域,集中释放了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红利,初步实现了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龙头已经舞起来、项目动起来、力量聚起来的良好局面。


    第三方面,各地各界反应积极。据不完全统计,“职教20条”发布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累计报道、评论千余篇,有关配套政策每次出台,媒体均在第一时间报道或转载,“职教20条”相关网络信息总数达到58254条,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加,参与的新闻媒体574个。同时,我们以训代会,举办了2期专题研修班,我部孙尧副部长以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亲自授课,地方教育、发改、财政、人社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代表近200人参加了培训。近期,职业教育宣传很活跃,社会氛围很好,保持了较高的热度。


第二,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双高计划”开始实施,“双高计划”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这是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一项重点计划。这个计划的一个基本定位,就是要下好先手棋,舞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龙头,要趟出一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打造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舞台的领军团队,这个计划的宗旨就是这样。两个重点任务就是要建设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服务平台。为此部署了“1个加强”“4个打造”“5个提升”的10个方面改革发展任务。这些内容在我们已经公布的相关文件文本当中都有体现。


    三项建设要求。这一类学校要建设成什么样的学校,一是地方离不开,二是行业都认同,三是国际可交流,要照这样三个方向去努力。当然,目前大家都在申报,马上进入评审阶段。这项工作是五年一个周期,就像目前普通高等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样,也是五年一周期,中间实行有进有出,动态调整。


    二是高职扩招百万这项工作的实施方案已经出台。今天我就不更多介绍了,因为前天已经开会介绍过了。


    三是“1+X”证书制度试点已经启动。这项工作,下面王扬南所长将会具体介绍,我也不更多介绍了。 


    四是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工作已经开始。这项计划是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重点计划,主要是解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当中如何进一步调动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改变长期存在的校企合作过程当中“企业一头冷、学校一头热”的问题,鼓励企业主动承担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企业达到相关标准的,我们就把它列入相应清单,可以享受国家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以及税收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这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的重要精神,精神是什么?就是要厚植行业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文化环境,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这项工作已经启动。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要落实按投资额30%来抵免该企业当年应交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发改委和教育部已经联合出台了这样一个实施方案,文本都已经在网上公布了。另外,教育部还将会同财政部,在具体落实中出台更有力的举措,此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五是第十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开赛,今年的大赛在天津主赛区和北京等21个分赛区分别举行,共有87个赛项,直接参与企业近百家,参赛学生1.7万余人。大赛按照“精彩、专业、安全、廉洁”的办赛原则,持续深化以赛促教学、以赛促合作、以赛促环境,赛项设计突出对接,今年涉及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产业、新业态的赛项有35项,占全部赛项的40%;比赛内容突出同步,及时引入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使师生直接感知产业发展需求和趋势,使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发展同步前行。大赛成果突出转化,通过资源转化的效果评价及激励,及时将大赛成果转化为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实现大赛对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六是第五届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已经开幕。2015年,国务院将每年5月的第2周确定为职业教育活动周,已经举办五届了。教育部等10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相关工作的通知》,这次“1+1”新闻发布会我们特意选在活动周期间召开,目的是希望各地、各有关单位和职业院校在积极参加全国性活动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职业体验观摩活动、校企合作等主题推介活动、志愿帮扶活动,积极宣讲“职教20条”的新部署、新要求,宣传各地职教改革典型经验、发展成果和主要贡献,讲好中国职教故事,谱写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第三,关于下一步的考虑。 “职教20条”的印发,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具体行动,标志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现在已经进入到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我们将牢牢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政策红利期和发展机遇期,把推进“职教20条”的实施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任务,抓好部门、地方、学校、企业四个着力点,把各项改革任务做深做实,努力下好职业教育这盘“大棋”。


    一是凝聚部门合力,加强组织协调。我们将始终把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要求,保证职业教育正确方向。同时,教育部将继续履行好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会同成员单位各部门出台更多有含金量的配套政策,努力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地位待遇、激发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强化职业教育条件保障等方面取得实效。抓紧组建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法》修订,形成良好发展环境。


    二是督促地方落实,实现以点带面。举办职业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要强化地方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这次“1+1”新闻发布会选在地方召开,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我们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统筹抓职业教育的责任,一手抓落实,推动分省签订部省落实“职教20条”备忘录,完善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另一手是抓激励,根据国办要求,我们制订了对职业教育领域真抓实干明显省份的具体激励办法,并对首批6个省份进行了重点激励。


    三是推动学校改革,提升培养质量。我们将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以实施“双高计划”为引领,坚持职普招生比例大体相当,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特别是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推动具备条件的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四是激励企业参与,推动多元办学。我们将更加注重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文化环境,培育和传承好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我们将完善激励机制,为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探索路径,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王继平司长。“职教20条”提出要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3个多月来,这项工作也在快速推进,下面我们就请王扬南所长介绍有关进展情况。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进情况介绍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介绍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王扬南: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1+X”制度试点工作在2月19日教育部举办的“职教20条”新闻发布会上已经进行了总体介绍,今天这个机会是给大家介绍自上次新闻发布会以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


    分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制度层面,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二是地方推动实施的层面,地方精心部署,试点工作在稳步展开;三是紧扣试点主题,各项工作在加快推进。我想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已经体会到紧锣密鼓的感觉,各种政策在不断出台,各种举措在不断落实。下面,就从这样三个方面给大家作一个情况介绍。


第一,国家全面部署,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1+X”证书制度是“职教20条”的一项重要创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要求要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


    4月4日,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对推进“职教20条”的贯彻落实进行全面部署,李克强总理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有志青年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孙春兰副总理在会议讲话中明确要求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4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措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讨论通过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的实施方案,加快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扩大就业等事项,再次强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职业院校扩大培训规模,支持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


    为部署做好试点工作,4月4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明确了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原则、目标任务,对试点内容、试点范围及进度安排、组织实施等进行了总体部署。对此,中央主流媒体、教育部官网等都进行了宣传报道和政策解读。4月23日,人社部和教育部又联合印发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职责、证书监督管理流程等。


    同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职教改革措施中,都将“1+X”证书制度试点作为重要任务。比如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印发的《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将承担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任务作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也将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率先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作为“双高计划”的重要改革发展任务。同时,中央财政建立了奖补机制,通过相关转移支付对各省“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予以奖补。2019年,用于支持“1+X”证书制度试点的奖补资金已经通过转移支付下达到了各省。


第二,地方精心组织,试点工作稳步展开。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职教20条”和“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总体部署,精心组织安排本地区“1+X”证书制度试点相关工作,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组织院校积极参与试点。4月17日,教育部职成司印发《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动员、政策解读,将“1+X”试点工作方案和有关通知转发至区域内所有职业院校。培训评价组织了陆续发布了证书有关试点事项说明。截至5月6日,每个证书约有200-600所院校参与试点,学生总规模累计约20多万人。从目前情况来看,试点院校以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为主,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国家开放大学也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一般为省级及以上的示范(骨干、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具有行业特色的有关院校。各地申请试点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面涵盖了首批试点的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申请试点的院校与培训评价组织已经开始对接,对职业技能等级的标准、师资培训、教学安排、考核站点建设等事项进行沟通,为试点工作做好相关安排。培训评价组织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说明会、培训会,并已深入部分院校,协同研究制定实施性方案。这个说明会今天同时在重庆就有一场,是建筑领域BIM的说明会。


第三,紧扣试点任务,各项工作加快推进。 一是在公开招募基础上遴选出首批参加试点的培训组织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月底以来,我们按照“职教20条”和试点方案的有关要求,对招募的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持续进行遴选,经过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论证、遴选和公示公告等程序,确定了5家培训评价组织及其开发的建筑信息模型(BIM)、Web前端开发、物流管理、养老照护、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参与“1+X”证书制度首批试点。同时,工业机器人应用、物联网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等六个领域的相关培训评价组织及其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遴选工作也正在同步进行,将经过专家论证、公示公告等程序后进入今年的试点。


    二是继续面向社会招募培训评价组织及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4月25日,受教育部委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发布《关于持续招募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公告》,重点面向现代农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创意、现代交通运输等急需产业领域,养老、家政、托幼、健康、旅游等社会服务领域,以及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其他领域持续招募培训评价组织及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今后职业培训评价组织及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招募将成为常态化、持续性的工作,一直进行下去。这次招募的公告重申了首次招募中关于标准、规模等方面的要求,并进一步细化了条件。这里我稍微介绍一下,比如说培训评价组织必须是在本行业(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评价组织;应具备凝聚有关行业、多家龙头企业和优质职业院校等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能力;要求培训评价组织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龙头企业、优质企业的论证推荐意见,行业企业专家的论证推荐意见等。希望通过明确要求,择优遴选的机制招募到高水平的培训评价组织和“含金量”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标准和工作机制。我们同步开展了《培训评价组织遴选和管理办法》《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指南》《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站点建设指南》等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指南的起草制定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和工作程序,提升工作质量。


    四是建设“1+X”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和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系统。目前平台、系统的开发建设正在按计划进行。今后参与试点的学生获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都将进入服务平台,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个人学习账户系统对接,记录学分,并提供网络公开查询等社会化服务,便于用人单位识别和学生就业。今年开始试点的学生就会有相应的学分记录。


    五是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和融合。结合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及时将招募到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进行有机衔接,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置,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将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相关专业课程考核统筹安排,同步考试评价,同时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相应学分。刚才继平司长介绍到的后面“三教改革”都会与这项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实现“1+X”,不是1是1,X是X,是“1+X”。简要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王扬南所长,下面请舒立春主任介绍重庆市贯彻落实“职教20条”的有关进展情况。


重庆市:立足新时代,把握新机遇,贯彻新理念,全面提升全市职业教育水平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舒立春介绍重庆市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工作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舒立春:


    尊敬的王司长、续主任、王所长,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多年以来对重庆教育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也非常感谢教育部把这次的“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放到我们重庆来,并且给我向大家汇报重庆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机会。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论断和新要求,是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一个顶层设计,也是一张施工蓝图。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这次到重庆视察又对我们提出的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把职业教育放在教育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地位,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就业为导向、质量为生命、改革为动力,创新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大发展。目前,全市共有中职学校183所,在校学生近40万人;高职院校40所,学生30人,基本形成了普职规模大体相当、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发展的这样一个良好的格局。


第一,强化顶层设计,开启职业教育发展新征程。 在深入学习领会“国家职教20条”要求的基础上,我市组建了专门班子,立足重庆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起草重庆市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有关文件,进一步明确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市紧接着就召开了相关会议,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行了安排部署。对标对表“双高”计划要求,鼓励和指导职业院校立足学校实际,抢抓机遇,积极申报,以期通过示范引领,以期提升我市职业教育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二,提高政治站位,稳步推进高职扩招。我们成立了高职扩招工作领导小组,压实扩招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高职院校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一主三辅”(以高中阶段毕业生为主,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为辅)的高职院校扩招构成方式,结合不同群体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招生办法和培养途径。目前已经出台了以针对高中阶段毕业生为主的招生政策,正在有序推进报名和招生的有关工作。


第三,积极改革探索,拓展人才培养通道。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我们按照教委要求,迅速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全年计划试点人数是8000人,上半年是5400人,准备在5个领域6个证书层面开展试点。也开展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试点,指导相关学校完善方案,积极探索,加快建设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示范学校。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深入推进高职对口招收中职学生和高职的春季招生工作,开展了中职与本科“3+4”、中职对接高职“五年制”、高职与本科贯通“3+2”分段培养试点。我们还加强学分银行建设,探索建立市民终身学习卡,完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招生结构,我们立项设立了4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去年我们职业教育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6项。


第四,实施双元育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强化产教融合顶层设计,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重庆市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实施办法》,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组合拳”。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结合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立项培育建设了100个“双基地”、20个校企合作示范项目、10个示范职教集团。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坚持教师准入“双师素质”这样一个导向,建立健全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招聘制度。深入实施“双千双师交流计划”,我们计划5年在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互派交流能够达到2000人。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教20条”,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在这里,再次感谢教育部把“1+1”新闻发布会放在重庆,也感谢有关司局领导一行莅临重庆指导,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重庆教育企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祝愿大家在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舒主任,下面请王官成书记介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贯彻落实“职教20条”改革发展有关情况。

·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职教20条为引领奏响学校改革最强音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官成介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改革发展情况和下一步举措。(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王官成:


    尊敬的王司长、王所长、续主任、舒主任,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们,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这个春天一同到来,让全体职教人为之振奋。方案进一步坚定了学校根植中国大地办好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决心,指明了下一步改革发展的方向,奏响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最强音。学校随即制定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深化研讨,吃透悟懂精神,积极行动起来,确保“职教20条”的各项政策在我们学校这“最后一公里”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我们作为学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把“职教20条”在学校层面、在最基层层面宣传贯彻落实,真正见到实效。


    最近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推进扩招,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扩招是党和国家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的重大举措,所以王司长专门作了精心解读,高屋建瓴,给我们进行了指导。我们学校也积极响应,因为我们学校的确是比较优质的职业院校,所以教委给我们下达了扩招任务,我们坚定不移把它完成好。因为学校一方面是积淀比较厚重,1956年由当时机械工业部创办了一个机器制造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主要培养装备制造方面的人才,63年以来,先后打造了三个品牌,一是重庆机器制造学校,培养一大批装备制造人才。二是后来改成第三机床厂,也是从研发到生产,形成了很多品牌,所以这个学校最大的优势,就是企业文化一直延续下来,支撑了这个学校的发展。三是2000年升格成为重庆高职学院,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首批中澳合作办学项目、首批国家示范高职学校、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首批产教融合项目学校,每次机遇都给予了这个学校雄厚的发展潜力,提升了学校的发展水平,积淀了厚重的资源。


    学校资源丰厚。现在全校有14000多名学生,而且每年招生很受学生的欢迎,大概有一千七八百人上了本科线,也选择了这个学校,因为他学到了一门技术,也就成就了他的终身。而且我们学校一直严格要求把关质量,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很受学生、家长、社会、企业的认可,得到了一致的肯定。还有,学校成果凸显,几十年来,积淀了丰厚的成果。可以说,在重庆装备制造这个大类,地方离不开,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素质的人才,为装备制造大类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行业高度认可。我们在机械行指委和重庆同行业当中,包括在全国高职院校1418所高职院校当中,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在第三方权威机构对1418所高职院校的评估当中,我们由前年的13位跃升为第10位,综合实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再有,国际可交流。我们是依据“一带一路”这个重大战略,依靠企业这只船、依靠政府这只船、依靠校友这三只船,把我们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课程标准、职业证书标准三个标准输送到了埃塞俄比亚、俄罗斯以及其他一些国家,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所以这所学校的确是一所优质的学校。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有义务,我们就有责任,来完成一百万的扩招任务,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包括我们最近新修了一栋学生宿舍,1200多个床位,加快建设,一定要为完成扩招100万的任务做足准备。我们还新修了食堂,把其他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保证完成这个政治任务,确保这个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落到实处。


    二是深化教法教材改革,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成效显著。学校与200余家知名企业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共建“一院两中心三基地”,一院就是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产业学院,两中心是指工程研发中心、技术技能培训中心,三基地是指生产实训基地、共享型实训基地以及职教“双基地”,我们也是建得比较扎实,效果比较好,以这种形式,创新合作机制,校企共同开发“任务单+”特征的系列活页教材,21本入选国家精品教材或规划教材;深化教法改革,重构课程体系,实施课程模块化教学,“3+2”交替教学模式以及一体化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我们是首批中澳合作办学项目的院校,所以把澳大利亚的证书引进来,真正结合我们的人才培养,结合我们的专业建设,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比较高,很受企业和社会的欢迎。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三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荣获了国家教学成果奖,2018年被评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院校”“服务贡献50强院校”。当前,学校在建的国家产教融合项目即将竣工,政校企共同投入8000余万资金,届时将建成高端智能制造的共享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校企“双元”育人的“摇篮”。


    三是突出名师大师引领,创新培育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次“职教20条”设计的很有战略意义,尤其是在师资队伍的设计方面,所以我们也是立足我们学校的优势,坚定不移把师资队伍建好。学校积极发展跨专业组织,依托教学名师、技能大师推行“工作室”制度,推动教师分类发展,建立“双师型”教师认定长效机制,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85.2%。先后培育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赵计平,重庆市技能大师李雷,以及全国高校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目前,学校正通过完善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机制,改进专兼职教师引进标准,切实提升“双师型”教师能力和比例,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


    四是增强服务发展能力,深入开展国内外技术培训服务。这项工作我们也做得比较扎实。学校是教育部“百千万交流计划”院校,先后与德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150余项合作。学校积极配合“走出去”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5个“鲁班工坊”以及“人才培养基地”,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培训,输出了“三个标准”。同时,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和终身教育等培训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近3年来,我们开展了多个方面的培训,包括社区培训、下岗职工培训、农转城的培训,年均培训2万余人次,创收近千万。目前学校正在全力积极参与“1+X”证书的试点工作,我们今年申报了4个领域、5个证书的试点,我们想以此为契机,真正把“1+X”证书标准化的建设做成中国标准、中国特色。


    下一步,我们坚定不移把“职教20条”学习贯彻落实好,尤其是围绕“职教20条”提出的六大具体指标,一项一项落地生根。一是积极参与“双高”计划申报与建设。二是积极参与主动开展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建设。三是积极参与主动开展全国300个高水平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现在有几个著名的企业都愿意跟我们合作打造这种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四是进一步深化优化学校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结构,将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我们坚定不移落实。五是进一步强化“双师型”教师结构比例,因为我们有一套制度,所以“双师型”教师比例由现在的85.2%提高到了90%以上。我们要以国家教学名师黄大年式的教学团队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基础,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的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六是积极参与主动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把这项工作落地。谢谢。


主持人:


    感谢王书记,最后请肖辛忠总经理介绍四川航天工业集团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关情况。

· 


· 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厚植校企一体土壤深化产教融合实践




· 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辛忠介绍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情况和下一步考虑。(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肖辛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作为教育部、国家发改委首批建设培养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代表,来参加此次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


    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中央企业的二级单位。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厚植校企一体土壤深化产教融合实践。 在教育部的悉心关怀和重庆市教委的具体指导下,四川航天依托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天然条件,统筹“三个保障”举办职业教育:一是提供产教融合的“基因保障”。四川航天举办的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的学科专业、教学课程发端于航天事业的需要,师资队伍源于航天事业的实践,并与时俱进地持续丰富、拓展,建立了涵盖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公共事业、文化教育、企业管理、工程建设等专业大类,深度对接了现代经济体系和企业需求。航天事业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产业领域、专业门类,故而两所学校的专业链与国家经济的产业链能够有机对接、充分融合,真正做到了“将专业链建在产业链上”。


    二是提供校企合作的“组织保障”。两所院校在航天内部具有众多兄弟单位,办学至今一直秉承“校企一体,共育人才”的体制和机制。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四川航天组建了由分管领导任主任、所属企业领导和院校领导共同参与的“校企结合委员会”,保证所属企业均作为两所院校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所属企业的生产设备无偿提供给院校作为实习设备;在所属企业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其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统一由校企结合委员会调配作为院校的师资。


    三是提供协同育人的“条件保障”。四川航天充分利用“航天”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发展力,为两院校提供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教学课程、品牌推广、融资渠道、管理指导等多方面有形或无形、直接或间接的支持,折合人民币2000万元/年以上。受益于此,两所院校分别成为重庆市级示范高职院校和四川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两所院校立足航天,面向社会,培育并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其中已有2名毕业生成长为大国工匠;牵头组建了重庆航空航天职教集团、四川航空航天职教集团,积极融入地方的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为先期重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教育兴邦”,职业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办好职业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四川航天有幸成为国家首批建设培育的24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之一,我们将深入贯彻“职教20条”精神,落实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的建设要求,确立“三个抓手”:抓组织建设,优化校企结合委员会人员配置、机构及职能,健全产教融合责任制;抓机制建设,建立产教融合规划设计与考核体系,系统推进产教融合工作;抓条件建设,统筹四川航天资源,以建设多元投入、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重点,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各方共赢。确保不辱使命、把握机遇、扛起责任。 最后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四川航天,向长期以来支持四川航天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部、重庆市教委各位领导以及各位来宾和媒体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主持人:


    感谢肖总。几位嘉宾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记者问答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有两个问题提给王司长。我们知道,“双高计划”对职业教育的作用就相当于“双一流”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作用,决定着职业教育办到什么样的水平。请您能介绍一下该计划目前的推进情况和初步效应吗?能否真的建成一批职业教育的清华和北大?】第二个问题,您刚才强调说教育部将会同成员单位出台更多有含金量的配套政策,请您解释一下所谓的“含金量”有些什么内涵,未来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政策和职业教育将因此发生的变化?谢谢。


王继平:


    您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到“双高计划”,第二个问题涉及到后面的相应政策。 “双高计划”是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近些年又一个新的计划,在十年前,我们实施过一个“示范高职”的计划,那时候主要是在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兴起的背景下,从中挑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学校作为代表,先选了100所,后来又选了100所,一共是200所,前面叫“示范高职”,后面叫“骨干高职”,叫示范(骨干)学校。这200所学校选出来之后,他们确实在高职院校中起到了示范和骨干的作用。但是这个项目结束之后,后面到底高等职业院校往何处去?是升格还是升级?有些学校就判断如何升成本科,走到了普遍本科的道路上去,而且这种冲动很厉害。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很可能就走到了“同质化”道路上去了。我们实施“双高计划”就是来解决“后示范”之后,高等职业教育往何处去的问题,明确提出一定要体现出中国特色、高水平这两个特点。在中国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要主动服务当地经济,是要在业内大家都认可的,在国际上是可以交流的这样一批学校,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坚定地走职业教育这条路,而不是走别的路,要走改革的路,而不是走升格的路。这就是我们举办“双高”的用意。特别是“职教20条”出台之后,第一句话提出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我们在职业教育的认识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围绕这样一种认识,继续推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在中国、在我们职业教育领域,也有不同的层次,也有自己的很优秀的学校。首先在高职抓,因为它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我们要把这个龙头舞起来,带有引领作用。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坚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基本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方向不动摇,不能走老路,要走改革之路,要走新路。这项工作已经开展,现在还谈不上成效。因为刚刚进行申报,文件刚刚出来。我们要求,在这个过程当中已经有一个意见,两个办法,还有三个通知,都已经公开了,大家可以看看这上面的东西。各地也都在积极申报,我们的工作正在进行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要通过这样一个项目的建设,能够找出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一条有特色的道路,形成我们自己的中国方案。因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模式,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例,所以我们没有用“一流”这个概念。我们建好了,就是世界一流,这跟本科的“双一流”建设不同,那个还有一些相关的参照。这个就是中国的,中国的建好了就是世界一流,所以我们叫“双高”。


    第二个问题,涉及到相关政策,我们所说的“含金量”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体现在相关的财政、金融、土地、信用、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在后续制定出台的相关政策当中,要争取这些方面的支持,这是大家直接感受到的“含金量”。还有一种“含金量”就是改革,我们要根据中央的部署,根据“职教20条”的精神朝前推进,在改革方面要有一些突破,真正把学校办得活起来。这样一些政策,也是“含金量”。比如说,在过去我们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升学的问题上是有比例限制的,这次高职扩招100万实施之后,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鼓励应届高中生包括中职毕业生报考高等职业学校,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把中职升高职的比例限制取消掉了,这个有没有“含金量”呢?当然有“含金量”了,直接增强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使得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通道、终身发展有基础,它的比较优势就比较明显的凸显出来了,这当然就是“含金量”。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还是想请教王司长。第一个问题,这次“职教20条”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在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些偏见,同为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具体的内涵是什么?我们高教司在推动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型转型,高教司的工作跟职成司的工作是如何进行协调的?谢谢。


王继平:


    这两句话是“职教20条”的开篇的话,这是非常重要的两句话。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我前面已经讲过了,这是我们对职业教育认识的一个新高度,一个重大的认识上的结论。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掌握这样三层意思:第一,在理解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同为教育,不管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是教育,这是一定要坚持的前提,同样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来办事情,同样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样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不能把它跑偏了。第二,它是不同的教育类型。在两种教育办学的过程当中,对职业教育里讲,我们强调的是要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这样一个基本导向,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这样一个基本的规律,要克服我们在教育发展过程当中的普教化、同质化这样一种倾向,强调它是不同的类型,不要办着办着,最后走到老路上去了,要强调它跟产业的结合、跟需求的结合、跟人民生活的结合。同时,还要充分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体现全民教育的理念。在这次高职扩招当中已经有了这个开始,不仅仅是适龄学生的教育,还是学龄之外所有人员接受教育的途径。


    第三,同等重要,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要把它放到同等重要位置上进行制度安排。不管是在资金支持、政策扶持,还是在改革方面,都要积极进行推进,来帮助它,而不要轻视它、歧视它。在这类教育里面,一个是在体系建设上,我们要逐渐建设起不同层次的教育,根据需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学生毕业之后,我们还要给他同样的待遇,不能因为他是职教的毕业生,我们就在使用上、落户上、工资上、职称上或者招聘上给他歧视。这些都体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谢谢。


上游新闻记者:


    我也有两个问题。我比较关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首先请问王扬南所长,您刚才提到建设“1+X”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和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系统外,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来协同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资历框架建设与“1+X”证书制度建设?另外,刚才舒主任介绍了重庆市已经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能否再具体介绍一下都有哪些试点举措?谢谢。


王扬南:


    感谢你的关注,谢谢你的提问。学分银行和国家资历框架的构建,都是“职教20条”的重要内容。在“职教20条”当中明确强调,从2019年起,在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探索实施试点工作,制定符合国情的国家资历框架,这说明建设国家资历框架已经从理念和研究层面到了研制和落实的阶段了。这里面有几个概念,学分银行、国家资历框架和“1+X”,我个人的理解,国家建立学分银行,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和转换,是建设国家资历框架的一个重要内容。“1+X”证书制度实际上也是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的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制度,它同样是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重要基础。


    从“职教20条”规定开始,明确了加速建设国家学分银行和资历框架的进程,明确了要与“1+X”证书制度结合起来,协同推进,也明确了从试点做起,稳步推进。具体的举措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进行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开展专题研究。教育部将有序组织试点院校,包括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国家开放大学,对学分银行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还有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进行统筹,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要加强指导。指导培训评价组织梳理细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包含的学习单元,为认证和积累、转换奠定基础。实际上,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过程中,在标准研制过程当中,已经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三是要开展平台建设开发,目前国家开放大学正在积极进行开发。四是要组织参与试点的各单位开展相关的协议和协商,签署相应的协议。五是从今年开始,试点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学分记录和认证。 谢谢。


舒立春: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次教育部等10个部门出台了“1+X”制度的试点方案以后,我们重庆在第一时间就启动了试点工作。按照我们目前的安排,刚才我谈到了,我们准备在今年一共计划试点8000人的规模,其中包括高职6000人、中职2000人。其中,在上半年,我们准备设计5400人的试点。从学科领域来讲,包括五个方面的领域:一是建筑工程技术,二是信息与通信技术,三是物流管理,四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五是汽车运用和维修技术,五个方面,六种证书,来开展试点。


    刚才谈到中职和高职的专业人数,今年上半年准备在16所中职学校8个专业涉及1800人在中职范围开展试点。另外在高职领域,我们准备在13所学校涉及19个专业大概3600人来做这件工作。这是总的情况。 第二方面,在具体做法方面,我们准备把“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与刚才王司长谈到的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结合起来。因为大家知道,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实行这样一个制度以后,有许多工作需要去探索和推进,包括在专业建设,也包括在课程建设,还包括在教师队伍,怎么适应新的模式、新的制度要求,有许多工作需要做。具体讲,在操作层面上讲,包括教师、教法、教材,我们经常说的“三教”怎样融合贯通起来,也需要做很多工作。我们前期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试点,所以我们还是有信心把工作做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


    第三方面,要实现“1+X”制度,教师队伍、教学团队如何进行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具体来讲,我们准备在一些好的学校里面选一些学科实力比较强的专业群,来首先开展有关工作的试点,当然我们也鼓励教师,不能像以前那样照本宣科,他要紧跟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产业的需求,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此外,刚才谈到教师是创新群,不能再单打独斗了,要形成团队。以前我也在高校工作,一说到团队,好像更多的是说科研,其实教学的团队,特别是对职业教育的教学团队的强调或者说依赖度更高,它跟普通高等教育还不一样,以前我自己在也在普通高等教育里面带硕士、带博士,职业教育这方面对团队的依赖,对整个行业、产业发展的聚焦,要非常紧密,要不然就会掉队。并且在教学安排上,也有一个模块化教学的安排,不能一条路走到底、一本书讲到底,不同的模块,可能是跨学科的,还可能是跨专业的。比如说这个老师可能这个方面比较强,比如说王老师在另一个方面比较强,要形成这样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下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互相的不足,然后形成一个结构优化的创新教学团队,才能实现“1+X”证书制度的工作。当然,我们正在开展试点,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主持人:


   最后一个问题。


重庆广电集团重庆之声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首先请问肖总,刚才你介绍了已经举办了两所职业院校,为行业企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下一步,你们企业是否还将继续举办新的职业院校?第二个问题想问一下王官成书记,你刚才介绍了你们学校积极配合“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五个“鲁班工坊”,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谢谢。


肖辛忠: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四川航天举办了两所职业院校,一所在四川,一所在重庆。这两所学校的在校学生近3万人,他们除了满足我们的航天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以外,也同时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职教20条”精神和建设产教融合企业实施办法的要求,继续把这两所学校做优做强,打造特色的高职院校。


    下一步要不要举办新的高职院校,关键还是取决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势和今后办学的政策环境,这两者是动态变化的。如果技术技能人才的长期社会缺口很大,企业办学的政策长期向好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现有两所职业院校的资源投入,包括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新建分校等多种形式,来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举一个例子,今年3月20日,我们刚刚跟两江新区签订了一个协议,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在两江新区建设新的校区,投资15亿,分两期投入。从这点也看出来,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我们对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态度也是一以贯之的。谢谢。


王官成:


    感谢记者朋友们。我们学校历来重视国际合作交流,尤其是在刚刚升格为高职院校的时候,我们就是首批中澳合作项目院校,而且那时候我们把澳大利亚的证书资源引到我们学校,把它嫁接在人才培养、课程结构、实习实训标准上,然后进行消化,结合中国实际运用后效果真的很好,培养了一大批装备制造业人才,尤其是汽车类方面的人才。


    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由点到面,全面推广,尤其是国家首批示范,和我们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学方法的有力探索,经过这么多年的推广,把国外的证书引进来消化后,转化成为我们职业教育的一种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恰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这个重大战略出台,我们就抓住这个机会,把我们形成的这套标准通过三个渠道走出去,一个是借企业之船,通过与长安、力帆、上海大众等10余家大型的企业合作,共同走向俄罗斯、越南、阿联酋、埃塞俄比亚等10余个沿线国家。而且我们坚持的理念,合作的这个企业办到世界的哪里,我们的团队就跟到哪里,跟他合作建立“鲁班工坊”。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师团队、我们的教学资源、我们的学生资源,就为这个企业的“走出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俄罗斯和埃塞俄比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是借政府之船。学校通过与两江新区管委会及园区企业的合作,共同联合德国的施马卡尔登应用科技大学,德国的GBS技术与经济专科学校筹建中德应用技术学院,而且纳入了教育部统筹推进走向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项目院校。最近要专门到德国进一步落实相关工作。这项工作我们就是借政府这个平台,两江新区这个平台,走出去,而且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借校友之船。学校通过与优秀校友企业合作,走向缅甸、巴基斯坦,准备探索开展境外办学多措并举,我们学校的优秀校友不得了,在国外办了很多企业,尤其是在东南亚、南亚这些地方,他们带着一份感情,希望学校深度介入参与,到那个地方跟他合作,进行技术方面的输出,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刚才讲到,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五个“鲁班工坊”及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在联合企业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的过程当中,注重将学校近年探索的先进职教经验输出去,也就是消化、推广之后,把我们的标准输送到这些国家,增强中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一是输出一套职业能力标准,在海外技术人员培训标准的制定当中,参照我校开发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培训能力标准的要求,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依据,我们就是用这个标准培养他们的人,我们的汽车走到哪里,技术走到哪里,我们的培训、标准也就跟到哪里。


    二是输出一套职业课程的标准。在合作培训课程开发当中,将能力标准的要求、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块化课程设置和技能考核鉴定四位一体,融入到培养全过程,大大提升了培训实效,缩短了培养周期,得到了当地同行的高度关注和学习借鉴,他们觉得这套标准好学、好用,马上能够见实效。三是输出一套职业证书标准,参加各类培训的海外技术人员,通过学校组织的鉴定考核后,将获得校企共同颁发的结业证书和相应岗位等级认定证书,证书的含金量得到了当地企业的高度认可,以此作为员工晋升职级和提升薪酬的一个重要依据,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谢谢。


主持人:


    我们的提问就到这里。李克强总理4月份曾经对职业教育作过重要批示,他指出,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   才,让更多有志青年成长为能工巧匠,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应该说,职业教育进入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希望记者朋友们能够持续关注和报道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职业教育战线鼓劲助威,也为“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来源: 教育部 聚焦职教


下一篇:迎祖国七十华诞,展职教时代风采 上一篇:《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